您好! 欢迎访问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

  •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价值和实现形式(一)
发布时间:2013-04-25
点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它集广泛参与、平等对话、协调协作、民主监督、激发潜能、寻求共识、和谐共赢、科学发展为一体,具有更大的包容空间和有效的行为空间。

协商民主是当下中国最为需要的一种民主形式,能够有效整合各种政治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拓宽民众诉求渠道,广纳真知灼见,进一步增加推力,减少阻力,凝心聚力,形成合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命题,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和人民政协理论,适应了时代发展和当代中国进步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广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新期待,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应有之义。因此,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有效掌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对于助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学术界认为,协商是一种政治协商,是一种民主形态和社会治理形式,体现了政党政治的一些特点和运行规律。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二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一表述意味着协商民主被视为与选举(票决)民主相并列的一种重要的民主形式将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议题。由此可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它集广泛参与、平等对话、协调协作、民主监督、激发潜能、寻求共识、和谐共赢、科学发展为一体,具有更大的包容空间和有效的行为空间。协商民主是当下中国最为需要的一种民主形式,能够有效整合各种政治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拓宽民众诉求渠道,广纳真知灼见,进一步增加推力,减少阻力,凝心聚力,形成合力。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原则一是重要性原则。协商民主,不是一般性协商,而是一个高层次的协商,上至中央的重大决策和国务院的部署,下至地方工作的重大事项。二是民主性原则。对重大事情,事先都要经过反复协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精髓,也有利于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三是广泛性原则。在人民政协进行协商民主,本身就达到了协商的广泛性。政协委员是各个界别的代表,每个委员都联系着一部分基层的群众,通过委员,能够发现其他渠道不易发现的问题,能够听到其他途径不易听到的呼声。四是实践性原则。协商民主,本身就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过程,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主流民意的表达,任何形式的协商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五是平等性原则。协商民主,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特质的体现,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平等思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