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信息工程系“塑声者”大学生志愿服务团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来源: 作者:信息工程系 编辑:王彤 时间:2025-08-1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激励青年学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担使命、奋发有为。近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 “塑声者”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学校、社区,并通过线上连线等形式,开展“青听无声,元宇宙手语共生行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VR绘梦,指尖传情——青岛中心聋校科技赋能润心程

    “塑声者”团队走进青岛中心聋校,借助手语翻译,为学生们生动讲解了VR技术相关原理,揭开了虚拟现实的神秘面纱。在“视界奇航,VR眼镜体验”环节,学生们佩戴设备,体验了《水果忍者》《狙击手》等沉浸式游戏,欢笑声洋溢现场。此外,“塑”说心意手工环节让学生们发挥创意,用丙烯颜料绘制个性石膏娃娃,为无声世界注入更多色彩与温度。

    团队通过互动与陪伴,让听障学生感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将VR技术融入特殊教育场景,以科技弥合信息鸿沟,拓展了听障

    学生的感官体验与认知边界,展现了科技赋能教育的无限可能。

    手语传爱社区同行——青岛金秋小区公益暖心行

    据统计,我国现有聋哑人群约2700万,由于社会手语普及率不足,聋哑人在就医、购物等日常场景中常面临沟通障碍。“塑声者”团队走进李沧区金秋小区开展手语推广实践活动,创新采用"1+1"互动教学法(1个手语动作+1个生活场景),将"喝水""谢谢"等10个手语动作与超市购物、医院挂号等生活场景结合,为20余名居民开展系统教学。此次实践不仅填补了该社区手语服务的空白,更探索出"场景化教学+邻里帮扶"的推广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手语沟通能力和助残意识,为团队持续深化手语推广工作、助力无障碍社会环境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童心相伴,网络连心——听障学子云端启梦途

    青岛中心聋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高二学生李佳怡,幼时一场高烧夺走了她的听力,却未能浇灭她对艺术的热忱。渴望高考时考入动漫专业,让色彩代替声音,讲述她内心最动人的故事。

    了解到她的故事后,团队在暑假期间多次通过线上连线的方式,为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线上交流中,团队成员们不仅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还结合她的兴趣,详细讲解动漫制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专业相关知识。从角色设计、分镜脚本到3D建模和VR动画渲染,团队成员用图文和手语翻译工具耐心演示,帮助她更直观地理解专业知识。

    “虽然我听不见,但你们的支持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李佳怡用手语表达感谢时,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团队将持续关注她的成长,并探索更多方式助力听障学生拥抱科技与艺术。

    VR手语,云端课堂——数字助残e路行

    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及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优势,团队突破传统手语学习模式,创新研发“VR手语库”。通过词条

    搜索功能,用户可快速调取词汇,由3D虚拟人物实时演示标准手语动作,实现直观、高效的学习体验。目前,手语库已收录500多个高频词汇,且词汇量仍在不断扩充。

    “塑声者”团队以科技为桥,用爱心铺路,通过VR技术赋能、手语推广教学、云端陪伴成长等创新实践,为听障群体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展现了科技向善的温暖力量。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数字助残探索,

    让技术更有温度,让每个无声梦想都能被“听见”,践行“技术赋能公益”的初心。

    “塑声者”团队以科技为桥,用爱心铺路,通过VR技术赋能、手语推广教学、云端陪伴成长等创新实践,为听障群体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展现了科技向善的温暖力量。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数字助残探索,让技术更有温度,让每个无声梦想都能被“听见”,践行“技术赋能公益”的初心。

    招生咨询热线:0532-55761001            就业咨询热线:0532-55761259
    • 青岛北校区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巨峰路201号
      邮编:266100
      电话:0532-55761006
      传真:0532-55761007

    • 泰安校区

      地址:泰安市岱岳区金牛山路57号
      邮编:271000
      电话:0538-5011216

    • 青岛南校区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江西路62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55761006

    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